阿家
在古代公主、郡主、县主的称呼,也是陕西方言,指女人的婆家。
古代公主、郡主、县主的称呼出处: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下:“公、郡、县主,宫禁呼为宅家子。盖以至尊以天下为宅,四海为家,不敢斥呼,故曰宅家,亦犹陛下之义。至公主已下,则加‘子’字,亦犹帝子也。又为阿宅家子。
阿,助词也;急语乃以宅家子为茶子,既而亦云阿茶子,或削其子,遂曰阿家。以宅家子为茶子,既而亦云阿茶子,削其子字,遂曰阿茶。
其他意思出处。
妇称夫之母出处:
唐 李百药《北齐书·崔达拏传》:“初,文宣尝问乐安公主:‘达拏于汝何似?’答云:‘甚相敬,唯阿家憎儿。’”
《宋书·范晔传》:“ 晔 妻先下抚其子,回骂 晔 曰:‘君不为百岁阿家,不感天子恩遇,身死固不足塞罪,奈何枉杀子孙。’”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下》:“ 王 ( 西平王 )掷筯怒曰:‘我不幸有此女,大奇事。汝为人妇,岂有阿家体候不安,不检校汤药,而与父作生日,吾有此女,何用作生日为?’”
《敦煌变文集·孝子传》:“新妇闻之方割股,阿家喫了得疾平。” 徐震堮 校:“‘家’同‘姑’。”
清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九:“ 唐 宋 妇人,每称其姑曰阿家,以曹大家例之,似阿家亦应读姑。”
陕西方言出处:
是妇女同别人言谈时指代自己丈夫之母或他人言谈时指代某妇女丈夫之母用的。
以上内容参考:本站——阿家的出处。
阿家阿翁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成语名称阿家阿翁汉语拼音ā gū ā wēng
成语释义阿:名词的前缀。家:通“姑”,丈夫的母亲。翁:丈夫的父亲。指公公婆婆。
成语出处唐·赵璘《因话录》卷一:“郭暖尝与升平公主琴瑟不调。尚父拘暖,自诣朝童结罪。上召而慰之曰:‘谚云: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翁。’”
使用例句无
阿家阿翁拼音:ā jiā ā wēng
近义词:阿公阿婆
解释:阿:助词,用在称呼的前头;家:通“姑”,丈夫的母亲;翁:丈夫的父亲。公公婆婆
出处:唐·赵璘《因话录》第一卷:“谚云: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翁。”
以上就是关于阿家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如果想了解阿家什么意思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